非开挖修复技术广泛应用 我国地下排水管网运维转型升级
发布时间:2025-03-17   浏览:303次

  国家住建部有关人士近日表示,在深入推进试点和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,我国已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。在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,“防洪排涝”“发行特别国债专项用于重 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”被多次提到,明确指出要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,加强重 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,做好洪涝干旱等防范应对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。

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

  过去,管网出现老化、破裂等问题,传统修复方法要对马路“开膛破肚”,容易导致交通阻塞、噪音粉尘等环境污染,并且能耗高、不经济。近年来,非开挖技术的创新,颠覆了传统手段,为破损管道提供了“微创”诊疗,不挖路不封路,短时间就能修复破损管道更加高 效。根据《中国非开挖技术行业年鉴》,欧美发达国家的非开挖修复占比为45%-50%,我国则不到20%,非开挖技术正在继续引导行业转型升级。除了管网修复技术的革新外,数字化、融合性技术也已深入地下排水管网运维行业。该行业代表企业誉帆科技相关人员介绍,以前排水管网检测需要人工钻入地下管网内部进行摄像查看,低效且安全隐患很大,有时甚至需开挖路面、露出管网后才能确认状况。现在通过机器人或声呐在地下管网中行进、实时传输上来的视频影像资料,再通过AI人工智能进行分析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,并且质量远高于人工手段,改变了行业的发展方向。

  除了技术的革新,近年来,国内排水管网运维行业正基本实现国产替代进口。据誉帆科技介绍,十余年前,在行业发展初期,所用材料、设备和技术均从德国、丹麦、英国等西方国家进口,或从外资设立在我国的子公司购买;如今,在上游设备制造、材料制造领域以及下游技术服务领域,均已涌现出众多本土企业。目前国内非开挖修复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,不仅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、排水等市政管线领域,技术研发和创新也与国际先进水平逐渐接轨。时至今日,行业内本土品牌已经打破外资垄断,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。近年来在马来西亚、日本、德国的国际展会中也开始出现了中国品牌的身影。
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我站观点。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